宗庆后之女、现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,被三名“同父异母弟妹”的宗氏后人起诉,要求冻结其名下汇丰银行账户内18亿美元资产,并追讨宗庆后生前承诺的21亿美元信托权益。
香港高等法院的诉讼文件犹如深水炸弹,将沉寂一年的娃哈哈帝国再次抛向风口浪尖。
在世人眼中,他是每年个人消费不超过5万元、办公室不足50平方米的节俭企业家,甚至被描述为“从一而终,没有任何绯闻”的道德楷模。
这场诉讼彻底撕开了“布鞋首富”宗庆后精心维护的公众形象。
事实证明,这位草根巨富身后留下的不仅是一个饮料王国,更有一场涉及200亿股权、跨境双线作战的家族混战。
12025年7月,彭博社独家披露的法律文件显示,三位自称为宗庆后非婚生子女的原告——长子宗继昌(Jacky Zong)、次女宗婕莉(Jessie Zong)、幼子宗继盛(Jerry Zong)——已在香港和杭州两地法院发起攻势。
诉讼的核心是一场价值21亿美元的信托资产争夺战。
三人声称2003年宗庆后曾指示下属在香港汇丰银行设立离岸信托,承诺每人给予7亿美元资产。截至2024年初,该账户余额约18亿美元,但去年5月有110万美元被转出,引发三人警觉。
与此同时,杭州战线同步拉开。三位原告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确权之诉,要求确认对宗庆后持有的娃哈哈集团29.4%股权的继承权。按当前市值计算,这部分股权价值超过200亿元人民币。
开庭日期尚未确定。
这场双线诉讼策略极其复杂。香港法院需依据普通法判断信托有效性,内地法院则需审查股权登记合法性。
2宗庆后公开的家庭图谱向来简单清晰:发妻施幼珍、独女宗馥莉。
但诉讼文件揭开了一段尘封往事——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,宗庆后与一个叫杜建英的女子共同育有三名子女。
杜建英绝非普通角色。这位199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的才女,放弃国企干部身份加入娃哈哈,成为宗庆后亲自面试并破格录用的首批高学历人才。
她迅速跻身权力核心,一度任集团二号人物,主导海外公司布局。
原告已申请调取宗庆后2023年在浙医一院的体检血液样本进行DNA比对。
更戏剧的是杜建英与宗馥莉的交集。1996年杜建英在美国生下长子时,正值她以“看护人”身份陪同宗馥莉赴美留学。
3原告方亮出多重证据,包括汇丰信托文件、宗庆后录音、助手证词及关键邮件。
宗馥莉的法律反击同样凌厉。其律师团队向香港法院提交了宗庆后2020年遗嘱副本,其中明确写明:本人所有境外资产均由独女宗馥莉继承,其他子女不得主张任何权利。
据称这份文件由娃哈哈副总裁潘家杰、财务总监方强等高管见证,却无任何家族成员在场。
针对信托资金转移质疑,宗馥莉团队提交了娃哈哈2023年海外业务预算报告,辩称账户资金实为“东南亚市场拓展储备金”,110万美元转账系支付越南工厂设备尾款,并有完整合同及发票佐证。
而对于原告提供的邮件证据,宗馥莉律师已申请笔迹鉴定,直指“发件人签名存在篡改痕迹”。法律攻防战在技术层面已进入毫厘之争。
4法庭激战正酣,娃哈哈的市场根基已开始动摇。
全国工商联饮料业商会调研显示,2025年7月以来已有三家省级代理商暂停进货,明确表示担心“股权变动影响供货稳定性”。渠道信心的动摇,直指这场豪门内斗的商业代价。
宗庆后精心塑造的“家文化”开始崩塌。他一生倡导企业伦理,提拔家人接班,却在身后让最珍视的价值观轰然倒塌。
若杭州中院确认三名非婚生子女的股权继承权,宗馥莉对集团的控制将受到实质性挑战。这种不确定性正在资本圈引发涟漪——毕竟宗庆后家族财富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测算至少达33亿美元。
宗庆后的家族困局折射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通病:过于依赖个人权威和非正式安排,缺乏制度化解决方案。他在世时通过个人威望维持着复杂家庭关系的平衡,却未在法律层面完成清晰切割。
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受中国《民法典》第1071条保护,明确规定“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权利”。但问题在于,像宗庆后这样的企业家常在生前做出口头承诺或非正式安排,却未留下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。
宗馥莉律师团队抓住的正是这个要害。他们援引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》第8条“设立信托应当采取书面形式”,强调原告未能提供宗庆后签署的信托契约或董事会决议等法定文件。
香港高等法院的法官宣布裁决延期两个月,杭州中院的股权案仍在证据交换。
这场争产战对娃哈哈帝国的冲击已经开始。
豪门从不缺大瓜。